
汉服婚礼引来了无数人的眼球 一对新人在昆明举行了一场“独特”的婚礼。婚礼历时两个小时,新人身着华丽的汉服,并按照周朝礼仪相拜,缔结连理。 共结连理的这对新人都可谓是忠实的儒家学徒,两人因儒学相知相恋,今日又以儒家风俗定终生。新郎深受儒学熏陶的他不仅举止一派学士风格,谈吐中也透露出对儒学深厚地喜爱。据新郎自己介绍,接触儒学许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同心爱的人举办一场儒家习俗的婚礼。而这个设想最初就得到女友的支持。漂亮的新娘虽不懂儒学,但对男友的想法却十分的赞同:“因为我也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也很高兴可以举行这样有特色的婚礼”。 承办这场婚礼的除了来自台湾的婚庆公司外其云南汉服传统文化社团等几家协会都从事儒学研究,同出于推从儒学的想法,原来并不相识的人此刻竟变成了朋友。
伴郎伴娘剪下一丝新郎新娘的发丝并接在一起表示共结连理 汉服婚礼服饰 雍容华丽 比起通常结婚穿的白色婚纱,今天这位新娘所穿的汉代礼服显得别有一番韵味儿,红色的衣裙竖着高高的领,腰上缠着一根深红色细带,走起路来轻曳裙角,露出绣有细花的布鞋。而新郎也摆脱了西式燕尾服,选择了黑色花边汉服,戴深蓝色的周礼帽,腰间束有一根白色粗带,黑色的布鞋显得干净利落。
婚礼礼仪繁杂 意义深厚 汉服婚礼礼仪比现代婚礼礼仪繁杂,婚礼共分为9个部分,包括迎礼(新人就位)、入席(宾客就位)、献乐(古筝演奏平湖秋月)、吿文(示证于天地父母)、拜堂、家礼(敬茶)、结发(剪发相互交换)、执手、讼诗(古风)。 其中最独具特点的是献乐、吿文、跪行、结发几个部分。按照史书上记载的西周习俗,新人除了必须身着汉服以外,还需要祭拜天地,互相解缨(即落发)相结来表示将心相许缔结婚约;“共食一牲之肉,共饮一杯之酒”以示平等相待;送诗和献乐则是为婚礼增添几分儒家风味,效仿古人眷侣。